氣象討論區網友常常討論天文台發出八號風球的準則, 不少網友對"豬腰"都深信不疑. 最終天鵝風力距達標差很遠, 有人歸咎發波後天鵝轉向偏西(不偏西不就立即登陸了?), 亦有人說天文台為了保險才發八號, 得出了"近距八號"之類的說法.
說了快將無數次了, 天文台臨場(幾小時至六小時前)決定發不發八號, 豬腰參考價值很低. 若果按照天鵝為強烈熱帶風暴下限的強度, 必入或已入 50% 豬腰無疑, 為何還要等?
另一說法是天文台經過很多深思熟慮和精密計算才作出決定, 豈是旁人靠估可比? 事實明顯不過, 不用道聽途說, 天文台作出發八決定還不是看著氣象站風速顯著上升才發, 有誰看不見? 還是根本看也沒看?
對於目前本港颱風影響下的風力評估, 我們有何方案可以提出呢? 小弟有兩個. 第一個在地台討論區提過, 據說有關方面亦早有這概念. 當然帶氣旋靠近時, 本地和鄰近的氣象站都提供了連續的數據可以用作評估風速相對於過往案例的大小.只要能加以利用, 必可發展出比豬腰更可靠的客觀工具.
第二個, 概念如下:
海面風場 -> 氣壓場 -> 本地各區風
目前對一個熱帶氣旋風場的分析已漸趨成熟, 給出了風場, 自然可以推算出氣壓場和梯度力(先不管有多準).
關鍵在於怎樣得出氣壓梯度力和本地風的關系. 我們的地面氣壓站多的是, 有很多年的資料可以用, 要計算出氣壓梯度力和各站風的關係還是有可能.
總括而言, 第一個方法可行性較高, 第二個則有點進取. 還有高空雷達風可以用, 我們實在不用太執迷於豬腰呢.
Wednesday, August 12,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