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0, 2012

十一月天氣異常原因

香港十一月通常是所謂秋高氣爽的好日子, 但不少人都注意到今年天氣反常, 潮濕多雲有雨, 又是時候淺談當中可能的原因.

先看究竟有多異常. 判別秋冬季是否好天, 香港上空是否吹偏南風為一重要因素, 因此先抓了 NCEP 再分析資料 1948-2012 共 65 個 11 月的 850 百帕南風數據查看. 65 年當中只有 9 年(14%) 為偏南風. 今年 11 月果真是 65 年來最大偏南風的一年, 緊接其後的是 1997 (厄爾尼諾年), 但 97 強度還是差了一大截. 如以標準差表示, 則今年為 +2.6, 應是頗為罕有的個案.

天氣/氣候異常定必聯想到 ENSO. 從 CPC 網站下載 1950 年至今的海水溫度數據(Nino3.4),並看看今年和以往哪些年比較相似. 發現最接近的為 2006 年:

2006: -0.9,-0.7,-0.5,-0.3,0.0,0.1,0.2,0.3,0.5,0.8

2012: -0.9,-0.7,-0.5,-0.3,-0.1,0.0,0.1,0.3,0.4,0.6

再從黃家香港氣象局網頁劃圖, 比較 2012 年和其他各年的差異. 肉眼發現和 2012 年北半球的異常形態最接近的也是 2006 年(共查看了 1971-2011). 注意左上方北半球的異常形態:

2006 年 11 月:

2012 年 11 月:

其他年份請看: 1971-2012

結論: 雖然今年最終並沒有發展為明顯的厄爾尼諾年, 但以上資料顯示今年可能和以往厄爾尼諾年(包括最像的 2006 微弱偏北風年)偏暖偏濕相似, ENSO 或赤道水溫或可解釋到一部分原因. 還未看各中心之前的月天氣/氣候預測, 估計今年 11 月的情況應該都在模式的掌握之中.

Tuesday, November 6, 2012

Sandy 的結構

西北太平洋一片寧靜之際(預測下周有野橫過南海中部), 美國東北岸登陸的 Sandy 可算為風迷帶來一點生氣, 也是時候更新網誌了.

看了一些分析和文件後, 暫未看到 Sandy 的結構有何特殊之處, 反而溫帶氣旋轉回偏西登陸東岸可能比較罕有. 這或許和東面的阻塞現象有關: Rex Block, ECMWF

從歐中網站下載了一些資料, 看看 Sandy 的結構和轉變:

高度場顯示在登陸前的十二小時, 各層上的氣旋都加深了, 在中上層(200 至 500 毫巴)似乎和西北面的槽混合. 登陸後和熱帶氣旋一樣, 中心填塞消散(圖略).

風場亦顯示氣旋加深及和槽的混合. 例如在 500 毫巴, 三十日零時的環流中心明顯較十二小時前清晰, 最大風速亦較高. 在低層 850 百帕也隱約看到環流整合, 最大風速雖然下跌, 但風圈擴大了, 整體上還是稍為加深.

值得一提是 warm seclusion 現象, 即當溫帶氣旋發展到最後階段時, 低層中心附近被冷空氣包圍, 相對來說是暖的. 翻了一些文件, 才發現自己對溫帶氣旋的認識仍停留在上世紀初挪威學派 Bjerknes 的模型. Bjerknes 的模型雖然在任何氣象學教材上還會提及, 但原來早於 1990 年已有更準確的 Shapiro-Keyser 模型. Bjerknes 模型雖也有 warm seclusion 這現象, 但和 Shapiro-Keyser 模型還是有較大分別.

溫度場可看到低層冷空氣約在登陸前十二小時入侵氣旋中心. 在 925 和 850 百帕上, 二十九日十二時仍可看到氣旋上空的暖中心, 三十日零時則不見了. 再早一點(從二十五日開始, 圖略)可看到低層暖中心逐步減弱, 因此歐中分析圖上似乎看不到明顯的 warm seclusion.

最後送上位渦圖(這圖是等位溫面, 高度約在 300 毫巴), 可很清楚地看到氣旋和槽的混合, 並開始出現在登陸前十二小時:

Sunday, August 26, 2012

是藤原效應還是赤道反氣旋?

接近三個月, 連十號風球也沒更新, 一方面當然是沒特別事可做, 另一方面也是先前的季度預測頗為準確, 一時有點嬌傲怠惰(笑). 當然筆者明白先前做的預測都是頗為容易的.

今日再寫是為了一點爭議. 事源目前南海西太出現了兩個熱帶氣旋天秤和布拉萬, 由於距離頗為接近, 有氣象機構和傳媒都以雙颱風效應來描述兩颱風之間的互動, 包括天秤目前的滯留和稍後轉向偏東北方向遠離香港.

按照過往的研究, 當兩股熱帶氣旋距離較接近(如不足 1000 km), 則兩颱風之間可能出現互旋轉, 這又稱藤原效應. 但較遠的時候仍可以出現互動, 東面的熱帶氣旋可以影響西面熱帶氣旋西北面的副熱帶高壓, 亦可能令南面的赤道反氣旋加強西伸, 間接引導西面的熱帶氣旋. 今次氣象單位/網友的爭議在於究竟是兩熱帶氣旋的直接互旋, 還是間接地通過赤道反氣旋引導天秤東移.

看圖不說話, 以下是 NCEP GFS 今早的 00, 24, 48 小時預測. 所有流場都是 850 至 400 百帕的平均.

風速(米/秒)顯示了天秤的移動和危險半圓現象有很直接的關係:

接著是駛流圖. 可以看到將天秤移走後, 駛流場的方向都和天秤的移動路徑相約, 00 時流場從北到南, 強度偏弱(肉眼看約兩米秒), 西北面的高壓和布拉萬都可能帶來偏北風. 24 小時後駛流轉為西風, 是布拉萬還是赤道反氣旋影響則難說. 48 小時駛流轉為西南風.

再進一步看將布拉萬也移走後的駛流場, 和上面三圖比對. 00 時, 西太副高重現(笑), 駛流為東南偏南. 即是說, 假如沒有布拉萬的直接引導, 天秤目前可能向西北偏北移動. 24 和 48 小時南海北部的駛流場仍是偏南風為主

以上結果顯示主要是藤原效應導致天稱滯留和之後東移.

不日再見.

Saturday, June 2, 2012

瑪娃後的西南季風

瑪娃可能標記著今年西北太平洋的季風爆發, 雖然對香港的天氣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但預報顯示瑪娃可能激發西南季候風, GFS 集合預報顯示未來十至十五天菲律賓附近一帶都是低壓帶, 以下的十三天預測(6月15日早上8時)亦顯示香港附近有一些疑似熱帶氣旋:
註: GFS(及其他模式)集合預報將於不久將來加入網頁 http://www.wohk.org/mrf.php

今年風季看點

時代科技進步, 互聯網當道, 保護主義很難再有市場. 十年前, 官方氣象機構人員公然在網上討論相關內部訊息可能會被"照肺", 今時今日, 市民從各方面獲得的資訊比官方提供的多很多倍, 當大家談論兩三天後有多大可能八號風球的同時, 如官方仍然是"稍後可能需要考慮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則早晚會被市民遺棄.

說回正題. 今年香港風季有何看點? 個人認為要留意的可以包括: 1) 這兩年美國 GFS 模式有較重要的更新, 需然初步資料顯示仍難挑戰 EC(路徑預測上), 但其二哥位置可能會更穩. 2) 去年開始黃家香港天文台提供印度 OceanSat-2 衛星掃瞄風場(http://www.wohk.org/oceansat.php), 今年兩個專業網站(NRL, KNMI)亦開始發放相關圖像. 另外中國海洋二號衛星亦已於今年運作(http://www.nsoas.gov.cn), 只是目前數據仍未向公眾公開, 但不可排除大陸一些官方或准官方機構有"泄密"的可能. 3) 按先前的報導, 今年香港天文台會常規地派飛機監察颱風, 雖然還是在較初步的階段, 但仍需留意有沒有即時資料發放.

黃家香港天文台面臨的挑戰亦很大, 除了要進行試驗性氣候預測之外, 網站方面亦要繼續更新. 剛剛更新了全球模式的網頁(http://www.wohk.org/mrf.php), 目前已包括了全球各地(中,英,美,加,澳,日)主要的八個氣象模式, 如網友有更進一步的資訊(如韓,台,印,法,德), 務必請與本人聯絡.

Sunday, May 27, 2012

QBO與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

很久沒有看學術文章, 今天看到高登討論區有人提起 QBO 對香港風季的影響, 目前正好開始"香港四百"的預測, 因此不得不看看當中虛實.

QBO 對熱帶氣旋的影響, 於八十年代中在北大西洋那邊進行了研究. 西北太平洋方面也有 QBO 研究, 但其影響相對於在北大西洋小. 而且, QBO 並沒有被列為預測整個盤地熱帶氣旋數目的因子(城大), 亦不是預測登陸數目的因子, 因此其可用性比較存疑.

印象中反而是天文台可能有考慮 QBO 為因子, 但今年天文台預測進入 500 範圍的熱帶氣旋為正常至偏多, 和年初拉尼娜現象一致, 未見有何特別. (估計天文台仍有採用統計方法)

搜一搜 google, 找到一篇 09 年的文章 "Influence of stratospheric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on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作者主要探討在 QBO 不同位相時, 熱帶氣旋活動的區域有否不同.

摘要節錄:

"The number of TCs approaching the East China Sea is large during the westerly phase of the QBO; however, during the easterly phase, the number of TCs approaching the eastern offshore of Japan is large. This difference in the TC tracks i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flow change associated with the QBO. However, the total number of TC events over the WNP and the sum of the number of TCs approaching the aforementioned two regions appear to be unrelated to the QBO phases."

就是說 QBO 位相對於 6-10 月整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數目沒有明顯影響, 但位置上可以出現分別, QBO 西位相時, 東海地區較多; 東位相時, 日本以東較多. 具體情況如下:

西位相時(上圖), 最大中心約在硫球群島附近; 東位相時(中圖), 最大中心剛好在呂宋東北方. 最關鍵的是兩者的偏差(下圖), 陰影的地方, 正正是摘要指出不同位相時的分別.

可惜的是, 在香港附近, 並沒有很明確的證據顯示西位相比東位相容易有熱帶氣旋影響.

以上是全年(6-10 月)的結果, 也沒有細分在不同 ENSO 位相時的分別. 究竟 QBO 會否只影響季初, 即夏季風爆發期間的情形, 則不得而知, 要進一步深入調查才可以.

Friday, May 25, 2012

距離香港四百公里

目前兩個正在進行的季度預測當中, 較困難的華南四至六月雨量能否達標審慎樂觀, 五至八月的熱帶氣旋形成數目則似乎稍稍落後了. 今年季風爆發區域的情況看似有點異常.

回到香港附近, 每年至為風迷關心的是有多少個熱帶氣旋影響(更偏激的是有多少個十號). 這一兩年間, 天文台開始預測每月進入香港 500 公里範圍的熱帶氣旋數目. 黃家香港天文台當然也不甘落後, 最近開始了較前期的工作, 目前預測目標為 5 至 8 月進入香港 400 公里範圍內的熱帶氣旋.

如預測西北太平洋形成數目一樣, 黃家香港天文台選用了中國 CMA 的最佳路徑資料, 對於在香港附近的熱帶氣旋, CMA 的資料應最為合適. 選取預報量方面則多了一些考慮. 除了是熱帶氣旋的數目外(NUMBER), 還考慮了另外三個指標, 分別是熱帶氣旋的時數(HOURS), 累積動能(ACE), 與及黃家香港天文台的一個指數(WOHK).

以下是該四個指標在 1979-2010 年的走勢(還可注意四個指數均呈下跌之勢):

個數:

時數:

動能:

WOHK:

四個指標究竟哪個較好? 個數(NUM)雖然為最常用亦最為市民接受, 但顯然缺點最多, 包括弱和強的熱帶氣旋會佔相同比重, 逗留較短和較長時間的熱帶氣旋也會佔相同比重. 時數(HOURS)解決了後者但仍解決不了前者. ACE 方面則考慮了逗留時數和熱帶氣旋的強度, 而 WOHK 除了考慮了時數, 亦間接考慮了熱帶氣旋的強度和風圈大小.

以上的四個數列也反映了上述的一些分別. 如以個數計, 則 1980 年共有 7 個熱帶氣旋, 為 32 年之冠. 翻查資料, 其中 3 個均為沒有命名的弱熱帶氣旋. 如以時數(HOURS)做指標, 則 1980 年並不怎麼樣, 反而是 1985 年一支獨秀, 當年除了哈爾(Hal)擾攘了一斷時間, 另外還有 4 個沒有命名的弱熱帶氣旋. 用 ACE 則將 80 年 NUM 和 85 年 HOURS 的峰值拉了下來, 86 年變了最高(當時有 PEGGY/WAYNE). 黃家香港天文台的指數, 則以 85 年和新風迷最熟悉的 99 年為最高兩年.

四指數的線性相關:

結果顯示黃家香港天文台的 WOHK 指數(看最後一排)較好地綜合了其他三指數, 與時數最為接近. 如將各指數和年初厄爾尼諾水溫做線性相關分析, 則顯示 WOHK 相關系數最高, 即亦可能在物理上最具意義.

Sunday, April 29, 2012

試驗性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數目預測(五至八月)

過往的研究表明, 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每年的熱帶氣旋活動和數目受年初的 ENSO 現象影響. 但由於熱帶氣旋的生成帶有隨機性, 加上近年全球氣候變化加劇, 要準確預測每年的熱帶氣旋數目仍有困難.

首先是數據問題. 近年有研究指出各預報中心(JTWC, JMA, CMA, HKO)的熱帶氣旋數據(包括數目, 強度)有一些分歧. 黃家香港天文台選用了 CMA 的最佳路徑資料作出預測: http://www.wohk.org/CMACOUNT.xls

79至11年間, 1至4月的平均形成個數為 1.8 個, 和全年的約 30 個比較, 可以忽略. 由於年初 ENSO 現象主要影響上半年, 對風季尾段的影響成疑, 因此, 在資料分析的時候, 將五至八月(前半季)和九至十二月(後半季)分開來處理.

前半季平均形成數目 14.5, 標準差 3.8. 後半季平均形成數目 13.4, 標準差 2.5. 前半季相對較大的標準差很可能是受 ENSO 的影響, 其可預測性亦可能較高. 後半季則目前仍未決定是否作出預測.

如做線性相關, 則發現前半季和後半季的系數近乎零, 顯示這樣分開來預測有其合理性.

選了兩個因子, 第一個是年初的信風強度, 另一個是季內(五至八月)的西太副高強度. CFSV2 對西太副高強度有很不錯的準確度.

年際變化和三分線:

預測:

Friday, April 27, 2012

試驗性季度(四至六月)華南雨量預報

隨著天氣回暖且風季接近, 最近又繼續氣候預報的工作.

今回是預報季雨量. 注意本預測本應在三月底至四月初發出, 但由於目前還在試驗階段, 所以才容計遲發. 最重要的是絕無做馬成份.

先要選取預報的時和地. 時間方面, 較正路的選擇是將一年分為四季(十二月至二月為冬,三至五為春,...). 考慮香港附近的氣候, 分為一至三月, 四至六月等等也無不可, 而且年雨量也是一至十二月計, 如以後預測年雨量, 現時這樣分季還可能帶來點方便.

選擇預報地區則較為麻煩. 手上並沒有香港站點的月雨量資料, 反而在網上找到了中國 160 站的. 另外還有美國方面提供的雨量分析. 最後決定採用美方提供的資料, 預報區域定義為 26.5N 以南, 東經 110-118.5 的華南陸地.

七九至一一年, 四至六月在這區域的雨量與及"三分線":

在厄爾尼諾年, 較常聽到的是香港的雨量偏多. 事實上, 在以上選取的華南地區, 一至三月的雨量和同期的厄爾尼諾水溫有很不錯的相關. 很不幸地, 四至六月的雨量是另一回事. 另外 CFS V2 模式對四至六的雨量預報準確度也未如理想. 因此, 最後決定以純綷統計的方式作出這次預報, 共選取了兩個預報因子.

結果如下:

由於這個預測難度較高, 不排除會出現較大誤差, 參考時請注意.

Wednesday, March 7, 2012

試驗性冬季溫度預報結果

去年十一月時曾對剛過去的冬季(十二月至二月)溫度作出預測:
http://hkmet.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10.html

如以之前 21 年(91-11)的數據決定"三分線", 則剛過去的冬季只比 92 年的暖.

如以之前 30 年(82-11)的數據決定"三分線", 則在剛過去的冬季, 溫度在第 8 和第 9 位之間, 亦在偏冷的區域:



還有的是冬季風指數的預報, 現時正等候相關資料公佈才可進行驗證.

Friday, February 10, 2012

京士柏低溫排名(五)

根據個人經驗,冬季下雨時氣溫可比下雨前低一至兩度(見第三回).前晚午夜前後又出現一次降雨降溫過程,今回稍作跟進.

從雷達上可看到一微弱, 南北走向的雨帶在午夜前橫過香港:


小時雨量圖顯示天文台總部雨量少於兩毫米,和雷達上看到的弱雨帶相符:


天文台總部的溫度濕度圖:


上圖經加工後得出溫度(上線),濕球溫度(中線)和露點溫度(下線):

可見在下雨前,溫度比濕球溫度約高兩度.根據第三回作出的推測,下雨後溫度應不會跌超過兩度,而實測溫度則低了約 1.5 度,結果與理論及個人經驗一致.

Thursday, January 26, 2012

京士柏低溫排名(四)

在寒冷天氣下, 空氣較潮濕會否讓人感覺較冷, 還沒有明確結論.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風的效應最明顯, 因此我們常聽到的都是風寒效應和相關的指標(例如美國所採用的), 並沒有考慮空氣的濕度.

也的確有不少人指出空氣較潮濕可能令人感覺較冷, 其原因則眾說紛云, 有些純綷考慮人體和空氣之間的熱傳播, 亦有些是考慮衣服在潮濕環境下的保暖功能.

至於先前曾提及的 NET 指數, 是有考慮了濕度的作用. 但從下圖所見(取自天文台 r444), 濕度的影響亦不是很大. 例如當溫度為 10 度時, 在靜風下, 30% 和 90% 的 NET 數值看不到有何分別. 風大至 10 米秒時, 90% 的 NET 才比 30% 的 NET 低 3 至 4 度.



google 一下, 則找到約是 1 年前的網上討論, 個人認為頗具代表性:
--------------------------------------------------------------------------------
Environment Canada has studied this alleged effect. They have not been able to find an appreciable link between cooling rates (for humans exposed to the air) of relatively humid cold air and relatively dry cold air. There have been many supposed factors put forward in this forum that Environment Canada has ruled out as contributing to the phenomenon. First: evaporation is not a factor. Water vapour is already a gas; it doesn't need more energy to evaporate. Second: condensation is not a factor. The human skin surface is warmer than winter air, therefor water vapour will not condense on the skin. As for heat capacity, thermal conductivity etc., these are atmospheric variables that do chang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However, these variable have not been proven to account for the significant "wet cold" phenomenon many people claim to exist. So what causes it? So far, nothing has been proven, but there are a few good guesses that have been put forward.

1) In many areas during the winter, high humidity conditions often co-exist with some kind of precipitation. Any kind of liquid water (mist, fog whatever) coming in contact with the skin, in conjunction with cold temps is obviously going to feel cold. This is a no-brainer, but it is important to stress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water vapour and liquid water.

2) Probably most important: in the winter, high humidity almost always occurs during overcast conditions. Under heavy cloud cover, the earth's surface receives only diffuse sunlight. In these conditions, a person is not likely feel the radiant heat of the sun. Even in the winter and at high latitudes, direct sunlight can warm surfaces on which it shines. Even on the Canadian prairie, during a January cold snap, where temps can drop below -30 Celcius, finding a sunny spot out of the wind makes a big difference if you're trying to stay warm.

Also, keep in mind that there is no scientific measurement for the "wet cold" phenomenon. There is a measurement for low temps and high wind: the wind-chill effect. This is a predictable, observable phenomenon that both people and instruments can detect. There is also a measurement for high temps and high humidity: the humidex. Again, this is predictable and observable.

Canadians are weather fanatics, and to match their fervor, they have a government service (Environment Canada) that provides them with almost every possible weather fact observable. Canadians have been clamoring for a "wet cold" measurement, but Environment Canada can't find anything to give.
--------------------------------------------------------------------------------

就是說一些加拿大人都認為濕度越高, 天氣越凍, 但"加拿大環境局"並沒有找到任何關連, 並排除了一些民眾提出的原因. 即使"濕凍"存在, 也可能不是受空氣的濕度影響.

至於大風對室內氣溫的影響, 則又好像較少提及. 例如今天溫度上升了, 但留在室內好像也很冷, 是否偏東風下市區風速較大, 慘透入屋的能力較強? 又或者風較大容易將整棟大廈的熱帶走? 其實有個室內溫度計就會一清二楚了.

Wednesday, January 18, 2012

京士柏低溫排名(三)

第一回提到在濕凍天氣下(天陰或下雨), 日間除了因為氣溫沒有上升外, 沒有太陽幅射直接照射身體亦是感覺較冷的原因. 這並非否定下雨時氣溫不會下跌. 按照個人觀察, 冬季陰天情況下, 下雨時的溫度可比原來溫度低一至兩度. 今回嘗試從京士柏的數據看看下雨時的降溫幅度.

第一個個案是去年 1 月 12 日:

從之前一天的晚上 11 時開始(圖略), 相對濕度從 70% 升至 95%, 估計為下雨天氣(懶得去找京士柏雨量圖了). 該段期間, 三小時內氣溫下跌約 2 度, 比起一般晚間"自然冷卻"要急(按照個人觀察, 在乾燥條件下, 市區跌溫可達每三小時 1 度, 詳情留待下回分解), 很可能受降雨影響.

為何降雨的影響大約是 1 度起 2 度止? 要看看箇中原因. 比較明顯的物理過程可能有兩個: 1) 雨水來自高空, 本身較冷; 2) 雨水在近地面蒸發, 從空氣中吸熱. 1) 在夏季雷雨天氣時尤其顯著, 雨水伴隨冷空氣下沉, 短時間內氣溫跌超過 5 度十分平常. 但在濕冷天氣下則未必成立, 因雨水通常是來自較濕暖的空氣, 探空圖上甚至看到溫度隨高度上升(逆溫).

相對濕度比較難看到天氣變化過程, 因此將上圖加工, 一拼畫出了溫度(上線), 濕球溫度(中線)和露點溫度(下線):

在首三小時,溫度下跌,露點溫度上升,濕球溫度變化較小. 這似乎可支持 2) 為濕冷天氣下降雨降溫的主要物理過程. 假設這成立, 則降溫幅度就視乎溫度和濕球溫度的差額. 在這個例的初始時, 差額為兩度, 後來幾小時的跌溫也沒有超過這個數值.

再多看 11 年 2 月 14 日的個案:


淩晨 3 至 6 時, 氣溫較正常地下跌(每 3 小時 1 度), 三個溫度都呈下跌趨勢, 可能有點冷空氣補充. 但在 6 至 7 的 1 小時內, 溫度急跌 1.5 度, 露點溫度上升, 濕球溫度則較難看到趨勢, 似乎又是雨水蒸發帶來的額外降溫.

Wednesday, January 11, 2012

京士柏低溫排名(二)

昨日給出的結論有點草率. 今日再找來多一點嚴寒個例, 並從探空圖較直接地評估當時雲量(及有否下雨).

和昨日一樣, 仍是以 1971 年開始, 早上 8 時的京士柏地面溫度為基礎. 總共有 23 天天氣嚴寒(這裏嚴寒定義為等於或低於 6.0 度):



接著就從各探空圖中, 將以上個案分類為乾冷或濕冷. 這裏並沒有採用嚴格定義, 只是當有一定厚度的大氣飽和(溫度和露點非常接近), 就歸類為濕, 整個對流層明顯偏乾就歸類為乾. 較臨界的個案就不予歸類.

結果顯示, 乾冷和濕冷各佔 10 個(上表紅點為乾, 藍點為濕), 和昨日的結論相近.

以下附上各個案的探空圖, 有興趣的網友可看看我的分類是否合理.

Tuesday, January 10, 2012

京士柏低溫排名(一)

究竟乾凍(天睛)還是濕凍(下雨或天陰)凍? 若果從人體的感覺, 日間當然是濕凍比較凍, 主因是沒有太陽幅射照射身體(並非因下雨或天氣潮濕). 個人感覺, 有時即使早上氣溫 15 度, 但如果天陰, 則比 12 度的太陽天氣還要冷.

冬季後期較多陰雨, 氣溫可連續數天維持偏低, 也是氣候上一二月較十二月平均氣溫冷的原因.

但如果從每日的低溫上看, 則究竟乾凍可帶來較低低溫, 還是濕凍可帶來較低低溫, 似乎未有明確答案(雖然香港百年前的下雪事件可能為濕凍). 從網上下載到京士柏氣象站的探空數據, 自 1971 年開始, 早上八時的地面低溫排名如下:



在這十三個嚴寒日子當中, 有 5 個案例露點差超過 10 度, 而且 850 百帕吹不弱的偏北風(風速為米秒), 可能為乾凍個案. 露點差少於 5 度的有 5 個, 850 上為弱風或偏南風, 這些個案可能是濕凍. 5 對 5, 難看到誰勝誰負.

再看看各月的低溫統計. 這裏選了地面氣溫等於或低於 10.0 度的寒冷個案:






十二月, 總共有 62 天天氣寒冷, 其中有接近三成半的個案是 850 百帕吹東北風. 平均地面溫度為 8.2 度, 地面露點差為 12.6 度, 明顯的乾凍.

一月的 112 個寒冷早上, 超過 6 成個案為偏西(西北, 西或西南)風. 平均溫度約為 8.6 度. 較乾燥的北, 東北和東風個例共佔約 3 成, 平均溫度約為 9 度.

二月共有 94 個寒冷早上, 850 吹西南風的接近 3 成, 地面平均露點差只得 3.2 度, 較大可能是下雨天. 氣溫方面, 850 西南風個案平均氣溫 8.3 度, 比起 12 月份的東北風典型乾凍個案 8.2 度還高了 0.1. 同月的偏北風個案(西北, 北, 東北)共佔約 3 成, 平均低溫約 8.0 度, 似乎比濕個案還要稍低.

總括而言, 氣溫低時可以是乾也可以是濕, 兩者並沒有很明顯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