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8, 2009

厄爾尼諾答問三

芭瑪快報: 最新 ECMWF/JMA 數值預報預測芭瑪進入南海後仍然偏弱, 並大致趨向海南島. 黃家香港天文台已於今日下午三時解除所有戒備(吹咩). 除非情況有大變, 否則不會再跟進.

終於繼續厄爾尼諾第三回. 我相信大部分人初次接觸厄爾尼諾現象時, 都是先聽到關於太平洋赤道地區水溫和相應對流變化這概念. 不管從理論上或是社會影響(如洪水或旱災對農作物的影響)來說, 雨量異常都是一個關鍵的指標. 那麼我們就從雨量異常說起.

87 年 Ropelewski 和 Halpert 發表的一篇文章 Global and regional scale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the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分析了 1875-1983 年厄爾尼諾現象和全球各地的雨量關係(但忽略了 82 年的強事件). 下圖是文章中的圖一: 強度與位相圖 (magnitude-phase).

箭咀越長代表受 El Nino 的影響越大. 近南美西面的圓圈印得並不清楚, 下方是 Jul(-1), 左方是 Jan(0), 上方是 Jul(0), 右方是 Jan(+1). 例如, 在赤道中太平洋的位相約為 Oct(0), 表示厄爾尼諾時該地區在十月左右雨量傾向最高.

按照分析, 作者共定義了全球 19 個雨量受厄爾尼諾影響的區域. 該 19 地區分佈請到以下連結:

太平洋: http://i774.photobucket.com/albums/yy25/MartinWong_2009/pacific.png

澳洲: http://i774.photobucket.com/albums/yy25/MartinWong_2009/aus.png

中美: http://i774.photobucket.com/albums/yy25/MartinWong_2009/cen.png

南美, 北美, 非洲, 印度: http://i774.photobucket.com/albums/yy25/MartinWong_2009/others.png


其後於 89 年發表的一篇跟進文章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 index phase of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再分析該 19 地區在拉尼娜時的雨量, 並得出相反結論.

很明顯地我們可以對以下問題作出跟進: 1) 以上研究並沒有關於中國大陸尤其華南及香港雨量, 但我們常常都聽到對香港雨量有影響; 2) 97/98 厄爾尼諾和 98/99 拉尼娜的降水情況有何異同? 3) 我們對 ENSO 的初步概念和監測都是在太平洋赤道地區, 為何異常降水出現在中緯度地方, 更出現在地球的另一面非洲? 又要花點時間準備下一回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