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半天至一天, 納沙的移動路徑並未出現偏差甚至比預測略為偏西, 所以並沒有再跟進, 意義上亦即取消了 gale watch.
唯一可以賴的, 是由於連不上互聯網, 黃家香港天文台在發出 gale watch 之後, 只是以"懷舊追風模式"運作 -- 1878200 + 收音機, 只能知道納沙的位置, 連最基本的衛星雲圖也沒有看, 並未清楚納沙在進入南海後的發展(其實是不斷加強, 只不過主要反映在外圍風場上), 亦不知道各區在三號風球發出前後的"起風"情況.
官方實際上亦是漏報, 直至午夜時份不少站已"爆錶"才露出一點蛛絲馬跡.
對於發風球這比較簡單的事情, 出錯是比較讓人難受的. 在路徑這樣穩定下, 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只是大家都太受過往的數據所影響. 今次亦進一步說明, 對於發風球, 看那些豬腰或統計, 在現今科技下其實已相當 out.
可能是百年一遇, 史無前例的一次, 追風界人士定必都上了寶貴的一課.
1 comment:
「懷舊追風模式」是不行啦,天文台例俾報野係用黎支持自己既決定,未必反應實情,要自己睇實時風速。
天文台係夜晚11點果報轉登揀低過烈風既站黎報「在 過 去 一 小 時 , 長 洲 、 西 貢 及 坪 洲 分 別 錄 得 的 最 高 持 續 風 速 為 每 小 時 62 , 50 及 62 公 里」,相反9點果報就用「在 過 去 一 小 時 , 大 老 山 及 橫 瀾 島 分 別 錄 得 的 最 高 持 續 風 速 為 每 小 時 69 及 75 公 里」。如果天文台係11點報用「在 過 去 一 小 時 , 大 老 山 及 橫 瀾 島 分 別 錄 得 的 最 高 持 續 風 速 為 每 小 時 81 及 80 公 里」,感覺會很不同。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