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一片寧靜之際(預測下周有野橫過南海中部), 美國東北岸登陸的 Sandy 可算為風迷帶來一點生氣, 也是時候更新網誌了.
看了一些分析和文件後, 暫未看到 Sandy 的結構有何特殊之處, 反而溫帶氣旋轉回偏西登陸東岸可能比較罕有. 這或許和東面的阻塞現象有關: Rex Block, ECMWF
從歐中網站下載了一些資料, 看看 Sandy 的結構和轉變:
高度場顯示在登陸前的十二小時, 各層上的氣旋都加深了, 在中上層(200 至 500 毫巴)似乎和西北面的槽混合. 登陸後和熱帶氣旋一樣, 中心填塞消散(圖略).
風場亦顯示氣旋加深及和槽的混合. 例如在 500 毫巴, 三十日零時的環流中心明顯較十二小時前清晰, 最大風速亦較高. 在低層 850 百帕也隱約看到環流整合, 最大風速雖然下跌, 但風圈擴大了, 整體上還是稍為加深.
值得一提是 warm seclusion 現象, 即當溫帶氣旋發展到最後階段時, 低層中心附近被冷空氣包圍, 相對來說是暖的. 翻了一些文件, 才發現自己對溫帶氣旋的認識仍停留在上世紀初挪威學派 Bjerknes 的模型. Bjerknes 的模型雖然在任何氣象學教材上還會提及, 但原來早於 1990 年已有更準確的 Shapiro-Keyser 模型. Bjerknes 模型雖也有 warm seclusion 這現象, 但和 Shapiro-Keyser 模型還是有較大分別.
溫度場可看到低層冷空氣約在登陸前十二小時入侵氣旋中心. 在 925 和 850 百帕上, 二十九日十二時仍可看到氣旋上空的暖中心, 三十日零時則不見了. 再早一點(從二十五日開始, 圖略)可看到低層暖中心逐步減弱, 因此歐中分析圖上似乎看不到明顯的 warm seclusion.
最後送上位渦圖(這圖是等位溫面, 高度約在 300 毫巴), 可很清楚地看到氣旋和槽的混合, 並開始出現在登陸前十二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