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4, 2011

美國的龍捲風

過去一個月, 斷斷續續聽到美國那邊受龍捲風影響, 災情嚴重, 又最近常常看黃家香港天文台主頁的天氣圖(http://www.wohk.org), 看到美國中南部的 CAPE 果真是全球最高, 例如 23 日 00Z 就顯示 Oklahoma 附近有高達 5000 的區域:
不看資料的話, 很難想像 CAPE 為何是美國哪邊最高. 還有, 為何只是在中南部區域才是這樣. 按照算法, 當近地面越熱越濕, 溫度隨高度減少得越快, CAPE 就會越高. 以我們華南沿岸五月的情況來看, 不少日子也會吹偏南風, 低層濕和熱未必比那邊弱. 哪麼應該是高空溫度出了問題?

翻看了一篇文章:
裏面指出原來中南部的 CAPE 受到 rocky 山脈影響. 山脈附近高空的溫度遞減率較大, 當風從西至東吹到中南部, 再配合當地近地面的偏南暖濕氣流, CAPE 就可以很高.

再看 NCEP 資料, 隨意劃了五月 700-300 百帕之間的溫差, 發現我們東半球這邊雖有更高的山, 下遊的溫度遞減率亦似乎有相關, 但較大的數值出現在稍高的緯度. 還想到一個可能, 就是華南低緯地區南嶺或許會阻擋了偏南風深入內陸, 因此兩個令 CAPE 增大的因素很難同地發生.

除了看 CAPE 外, 或許同等重要的就是冷暖空氣的爭持, 這亦可間接從風切強度得悉. 文中的圖8.4 顯示要有強對流, 兩者缺一不可:



註: 昨天初步完成了光復溫熵圖程式的工程(http://www.wohk.org/tephi.php), 可看到香港及其他放波站的探空.


Saturday, May 7, 2011

氣象人請帶罪立功

身為氣象界的其中一個大壞蛋, 有機會自然想帶罪立功.

黃家香港天文台給予了我一個好的平台. 今日又來介紹兩項正在測試的項目. 第一是電郵提示服務:

網友們目前可點選各數值預報模式, 以及衛星風. 假如網友只對歐中有興趣, 我強烈建議你只需點選歐中的 72 小时預測. 之後每日在上下午約 2 時 15 分你就會收到電郵, 電郵內會附上歐中最新的 72 小時預測連結. 目前在網上似乎未有這麼早的歐中資源的, 千萬不要錯過. 在此亦向歐中朋友致意, 稍後會在網站內補回致謝聲明.

另一服務, 或應不算是服務, 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 java applet. 網友們可以到
測試這個 applet. 那是一些極軌衛星目前的位置. 例如紅色的就是 NOAA 15-19 號, 綠色 2 號仔就是 oceansat-2. 稍後將會加入更詳盡資料, 並會移植到 android 上面.

網站究竟還會怎樣發展下去? 我也不知道. 最理想當然是可以提供專業的天氣資訊產品和氣候咨詢服務... 但那是太長遠的事了, 而且到時不太可能再用"黃家香港天文台"這名字. 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支持我的, 歡迎提供意見及批評. 而我未來亦會更積極, 尋求與官方及民間地下天文台的合作.

Tuesday, May 3, 2011

怎樣才是好的研究

由我來說這題目好像沒有說服力, 因為從來就沒有做過好的研究. 不過請不要因人廢言, 看過認為不準確再批評不遲.

首先, 個人認為不用對題材看得太死. 很多看似大路的題目, 其實先天上就很難構成好的研究, 甚至嚴格上很難說是研究. 例如, 生物學上發現和解構了 DNA, 我相信沒有人會懷疑這是一重大突破, 但亦有人會覺得從事基因改造的事才是有用. 這或許是從純粹學術上或從執行觀點上的分別. 研究題目太狹隘絕對不是好事, 除非是在官府, 因為看不出成果沒有 end product 可能會有人投訴叫回水的.

氣象學上亦有類似問題. 一個數值模式要成功運作, 從學術上的角度, 各組件的物理過程最為重要, 例如幅射, 雲的物理過程, 海洋和大氣的交換等等. 從執行上的角度, 就是有哪些資料可用, 怎樣用, 如何解讀模式結果, 分析優劣等等. 當然, 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界線亦是彼此關係密切的.

留美期間, 一位當地的教授無私地分享了一些熱帶氣旋登陸期間的觀測. 之後我從模式和觀測上都嘗試找出一些規律, 可惜都是徒勞. 或者有人會問, 這些研究有何用呢? 或者我做的時候亦沒有好好想過, 只是純粹想看看哪些是甚麼東西. 但再回想, 怎可能是沒有用呢? 熱帶氣旋的陣風和強度發展, 就是和這些細小尺度的對流和渦旋息息相關, 如果能夠從認知上增進一步, 怎能說沒用呢? 反過來說, 很多所謂研究, 大話西遊一番, 最終結論都是相關系數四五十巴仙, 算是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但真的能用來預測嗎? 不也是廢物罷了.

氣象同步衛星

我做人做事都一樣, 毫無章法可言, 從不根據一些看似很有道理但又說不出道理來的規條做事, 亦不是深謀遠慮的人, 所以有時會停好一段時間, 有時又會連寫幾篇.

上回講到很難在網上找到高質的衛星雲圖. 可能有些人會誤以為過去十多二十年的衛星技術停滯發展,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同步衛星的能力我所知不多, 留待稍後再逐一介紹, 但至少從全球覆蓋面和觀測頻率來說, 是有很大的進步. 尤其在東南亞地區, 十多年前只有日系 GMS 衛星, 現在多了兩個大陸風雲衛星, 觀測的頻率亦又以往一小時, 縮短到目前的半小時. 只是民眾能看到的衛星相關資訊完全不成正比而已.

美國的氣象科技水平和投放的資源更不用說, 它們的 GOES 系列衛星還可以有非常規的操作模式: rapid-scan 及 super rapid-scan. 例如在 08 年 9 月, GOES-11 就對當時的颶風 IKE 進行了 super rapid-scan 的操作, 即每一分鐘掃描一次:

美國的氣象科技水平如此先進, 又有這麼多劇烈天氣, 有志從事氣象工作或在氣象學上有長進的人很難不想到那邊走走.

Sunday, May 1, 2011

民間氣象界難成大事

過去幾個月, 黃家香港天文台正不斷加入新資料. 說新其實也沒有多少真的是新, 只是民間氣象界的網站太不爭氣, 不是因循苟且, 座擁慣性點擊率, 最終連活動也沒有; 就是三分鐘熱度, 更甚者是孤軍作戰, 最終網站成了廢虛. 民間氣象界發展至此, 以往稍有期望的朋友相信無不心傷.

大概氣象學在香港本身就是小眾的玩意, 不用說民間, 就算是准官方的"香港氣象學會", 也近乎是名存實亡. 只要稍為有幾個有志之士搞個"新香港氣象學會", 估計都不用花費多少心血就可以搞得更有聲有色.

我不是胡說八道. 想想看, 我們的網站可以看到甚麼吧. 十多年前我剛開始上網的時候, 天文台網站可以看到歐中預報的, 現在卻沒有. 好幾年前(忘了多久), 不記得哪個網址可以看到高解像的衛星圖, 現在連找張像樣一點的都困難. 這不是倒退是甚麼?

我們有 facebook, 有 twitter, 有 iphone ipad android, 看的內容卻仍然只是官方的報告. 這麼多載具和平台, 究竟為我們帶來了甚麼新東西?

我決定, 不久將來會錄制天氣節目分析最新天氣. 等我吧.